【不再裝沒事,情緒低谷求生套書】(一套兩冊): (1)我是心理師,我得了憂鬱症:罹患憂鬱症的諮商心理師,教你如何與憂鬱症和平共處 (2)拴住大象的不是鐵鏈:穿越情緒,找回內心的真實力量

原始價格:NT$740。目前價格:NT$541。

情緒沒有錯,你只是太久沒被懂!

有多少人在笑著的背後,其實只是「撐著」?

我們都被教導要堅強,要撐過去,要笑出來,
卻沒人教懂我們,如何陪伴自己的情緒,
怎麼在崩潰與內耗中,拾回力氣與自我價值。

這是一套來自心理師的誠實之書。
他們不在雲端說教,而是以走過傷痛的親身經歷,
寫給「正在痛苦卻還得撐住」的你。

作者:林博、王瑞琪、陳思

出版社:好的文化

情緒沒有錯,你只是太久沒被懂!

有多少人在笑著的背後,其實只是「撐著」?

我們都被教導要堅強,要撐過去,要笑出來,
卻沒人教懂我們,如何陪伴自己的情緒,
怎麼在崩潰與內耗中,拾回力氣與自我價值。

這是一套來自心理師的誠實之書。
他們不在雲端說教,而是以走過傷痛的親身經歷,
寫給「正在痛苦卻還得撐住」的你。

——-

 

當「活著」都是沉重的負擔,

卻還要被外界貼上抗壓性低、無病呻吟的標籤……

諮商心理師以自己罹患憂鬱症的經驗,

寫給在鬱境中努力活著的你,

她想說的是:這些苦,我懂。

 

★心理諮商師x身心科主治醫師,一本感性與理性交織的憂鬱之書

 

「你就是想太多了,才會這麼痛苦。」

「你這點小挫折算什麼,別再哀哀叫了。」

「要死就去死一死,不要把家裡搞得烏煙瘴氣!」

 

在諮商室裡,

一位諮商心理師聽著個案們哭訴自己被誤解、責備的委屈。

而她自己,也陷入了憂鬱的漩渦。

 

與憂鬱症抗戰二十年的她,

決定以親身經歷的第一手書寫,帶領讀者進入鬱者的內在世界,

因為憂鬱症患者僅有的力氣,都再讓自己「活著」,

他們不需要更多的落井下石,而是更多的同理和諒解……

 

▌這本書獻給:

★陷入生命低潮,想要與憂鬱和平共處的你。

★受憂鬱所苦,卻不知道該如何尋求協助的你。

★想知道陪伴憂鬱症患者時,有哪些事能做與不能做的照顧者。

 

真情推薦

王意中|心理治療所 所長/臨床心理師

洪仲清|臨床心理師

晏涵文|臺灣師範大學健康促進與衛生教育學系名譽教授

莊明翰|《憂鬱世代》作者

陳志恆|諮商心理師、暢銷作家

蔡英玲|前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聯會副理事長

(依照姓氏筆畫順序排列)

 

———-

 

  • 資深心理專家分享個人憂鬱症病史
  • 結合豐富心理學知識與諮商實例分享
  • 勵志金句溫暖人心,情緒管理策略實用簡易
  • 知名作家、廣告人李欣頻專文推薦

 

一本情緒自救書,創造生命復原力

1訣竅,立即控制憤怒

4步驟,正確處理負面情緒

3要素,改變無效的情緒應對模式

6工具,提升自我價值,減少內在攻擊

4關卡,阻絕他人的情緒勒索

 

在心理學深耕多年的作者,擁有豐厚的專業背景和豐富的諮商經驗,此外,她也曾經因為生命走錯方向而討厭自己、封閉內心,曾經想離開這個世界,但最終秉著「我一定要好起來,我不給自己別的選項!」這樣堅定的決心,潛心學習心理學,最後徹底治癒自己。

在書中,她將分享自己穿越困境的領悟,以及親自驗證有效的方法,並結合知名科學家、心理學家、專家學者的智慧,引領大家學會管控情緒,重新愛上生活。

 

  • 沒有不好的情緒,只有不好的應對方法

情緒是人腦的高級功能,它讓人類在原始社會的惡劣環境存活下來:「恐懼」讓人隨時警惕危險的發生;「焦慮」讓人懂得未雨綢繆、耕種儲糧;「憤怒」讓人在受侵略時勇於奪回領地;「悲傷」則令人吸取教訓。

因此人類經過幾百萬年的演化,依然保留情緒功能,我們不必對抗負面情緒,只要理解情緒為什麼出現、出現之後該如何應對。

本書將帶領你認識情緒被啟動的原理,看懂所有情緒背後的心理需求,把情緒視為一種能量,化為幫助我們不斷成長的重要階梯。

 

  • 想變EQ高手?請先掌握情緒處理4步驟

不懂情緒,情緒就比你大;學會情緒管理,你就比情緒大。情緒處理的最高境界是「先知先覺」:你很容易覺察到情緒已經出現,並不聲不響地處理好情緒,它不但沒造成負面影響,反而帶來智慧。

要升級到這種境界,你要學會必殺技——情緒處理四大步驟:

  1. 承認情緒:不再逃避
  2. 接納情緒:不再對抗
  3. 感受情緒:不再評判
  4. 理解情緒:不再困擾

透過這神奇的4步驟釋放情緒,就能給理智騰出一點空間,讓事情往自己希望的方向發展。

 

  • 分清情緒走向,從根本解決情緒問題

情緒產生之後,按其方向性可分為「對外攻擊型情緒」和「對內攻擊型情緒」。

對外攻擊型情緒是一種手段,用來獲得或滿足自己的需求,處理重點在於處理自己跟外界人、事、物的關係。只要看見自己的需求是什麼,並採取有效方式去滿足,用情緒解決問題的自動化行為就會漸漸弱化。

對內攻擊型情緒包含所有對自己的批評、不滿、不喜歡,處理重點是改善跟自己的關係。可從以下問題開始,找到情緒的根源,探尋更理想的應對方式:

  • 寫下自己現在的感受。
  • 寫下自己曾經在什麼時候有過類似感受,那時候發生了什麼事?
  • 小時候使用的情緒應對模式和行為是什麼?
  • 現在使用的情緒應對方式和行為是什麼?
  • 我的目標是什麼?
  • 現在的情緒應對方式和行為能否達到我的目標?
  • 如果不能,我該怎麼做?

 

書中也將教你應對會帶來毀滅式負面情緒的4種自我攻擊,以及如何判別並擺脫他人的情緒控制。

 

情緒裡藏著生命的答案,能帶領你成為本應成為的樣子,

是時候換一個角度理解情緒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