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官網限定】古籍今用 風華再現.國學經典套書1:夜航船+冰鑑+素書+資治通鑑+智囊+閱微草堂筆記+戰國策

原始價格:NT$2,860。目前價格:NT$2,060。

經典再現,讀懂古人,也讀透自己

從戰國縱橫到張岱夜談,七本經典,一次收藏東方智慧的全貌。

作者:張岱,曾國藩,黃石公,司馬光,馮夢龍,紀昀,劉向

出版社:好優文化

經典再現,讀懂古人,也讀透自己

從戰國縱橫到張岱夜談,七本經典,一次收藏東方智慧的全貌。

 

七本橫跨歷史、文學、哲思、政治的鉅作,嚴選華人文化中最閃耀的智慧星辰。從明清文人的見聞筆記,到帝王用人謀略;從戰國策士的雄辯遊說,到鬼怪背後的人性洞察——這套《古籍今用 風華再現.國學經典套書1》是你書架上不可或缺的文化寶藏。

《古籍今用 風華再現.國學經典套書1》不只是七本書的集合,更是一場深入東方文化核心的閱讀旅程。從文人筆記到帝王心術,從神鬼怪談到政治權謀,這些經典之作跨越時代、階層與文類,映照出一整部古代中國的思想縮影,也為現代人提供了觀察世界與洞悉人性的多重視角。

這套書帶你從張岱的博學百筆出發,感受明清文士如何在時代崩解中記錄人間萬象;透過曾國藩與黃石公的處世謀略,掌握古人識人、用人、修身、治世的絕學;再經由司馬光沉穩宏闊的歷史書寫與馮夢龍生動鮮活的故事智慧,延伸到紀曉嵐筆下人鬼交錯的世情洞察,最後在《戰國策》的權謀辯術中回望古人如何於亂世中尋找秩序與生機。

全套以現代視角編選、白話譯注輔助,既保留古文的語感與韻味,又不失可讀性與時代關聯,讓這些本應藏於書閣深處的經典,重新與現代生活產生連結。無論你是歷史愛好者、文學鑑賞者,或是關心處世哲學、思辨與表達技巧的知識工作者,這套書都將成為你長久珍藏、反覆閱讀的案頭珍寶。

這不只是讀書,更是一場修身與觀世的歷程,一次讓人通透古今、厚植智慧的文化修行。

《夜航船》 是張岱晚年對文人記憶與常識分類的總整理,被譽為明清文人知識寶庫。宛如文化夜談的擂台賽,涵蓋天文、地理、考古、九流百家,讓讀者如同在江上夜航時,與知識人共談萬象。

《冰鑑》 凝結曾國藩一生的識人用人術,是結合古代面相學與行為觀察的經典著作。書中從神骨、聲音、氣色等七個層面,教授你如何識別人才、看透性情,是現代領導者與職場必讀之書。

《素書》 相傳為黃石公授張良之書,短短一千餘字,蘊含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智慧。融合儒道兵法,用最素樸的語言,揭示最精準的處世謀略,曾被張良奉為人生轉折點的關鍵經典。

《資治通鑑》 為北宋名臣司馬光傾心十五年親自編修之作。用編年體方式講述周至五代一千三百餘年史事,朱熹與歷代帝王皆奉為經世濟民之鑑。精選篇章加現代解說,讓你從歷史中讀懂權謀與人性。

《智囊》 是明代馮夢龍以故事方式整理的智慧百科,分類細膩,敘事生動,從王侯將相到販夫走卒,智慧無所不包。書中許多故事至今仍適用,宛如你的貼身軍師,隨時應變、屢戰屢勝。

《閱微草堂筆記》 為清代才子紀曉嵐記錄的怪力亂神與世態人情之書。表面是志怪故事,實則道盡人間炎涼與官場黑暗。神鬼狐妖、君子小人,在書中上演人性縮影,令讀者時而驚悚、時而會心。

《戰國策》 匯集戰國縱橫家遊說奇謀的集大成之作。言辭犀利、計謀縝密,百家爭鳴中蘊含最強談判與辯論術。成語如「鷸蚌相爭」、「狡兔三窟」皆源於此,是今日語言與策略訓練的寶庫。

這套書既是傳統文化的經典,也是不論職場、溝通、人際、人生都適用的智慧手冊。無論你是學生、老師、創作者、管理者,甚至只是想要靜心閱讀的愛書人,都能從中獲得啟發與回饋。

作者簡介:

曾國藩

曾國藩(1811-1872)字伯涵,號滌生,湖南長沙人。晚清重臣,湘軍的創立者和統帥,剿滅太平天國首要功臣,是清朝戰略家、政治家和文學家,位居晚清「中興四大名臣」之首,官至兩江總督、直隸總督、武英殿大學士,受封一等毅勇侯,諡號文正。

黃石公

黃石公,秦末漢初隱士,《史記.留侯世家》稱其因避秦世之亂,隱居東海下邳。當時張良因為刺殺秦始皇失敗,逃亡至此,並在下邳橋上偶遇黃石公,經過黃石公三試張良後,被授與《素書》。同時黃石公明言:「十三年後,在濟北穀城山下,黃石公即我矣。」

張良之後以此兵書助劉邦取得天下,並依約在十三年後回到濟北穀城山下,只見到一顆黃色大石,張良將黃石取回當作神物祭祀,死後和黃石一起下葬。山東後有穀城黃石公祠,唐朝李棲筠曾作《濟州穀城黃石公祠記》傳世。目前,後世流傳得有《素書》和《黃石公三略》。

張岱

張岱(1597-1684),字宗子、石公,號陶庵、蝶庵居士、古劍陶庵老人,浙江山陰縣(今紹興)人,長期僑居錢塘(今杭州),是明末清初文學家和史學家。張岱出身書香世家,三代進士,前半生生活奢華,精通各種奢靡玩樂之道。48歲時明朝覆亡,他逃避戰亂遁入深山佛寺,潛心著作,其後返回紹興定居。

文學方面,張岱是小品文名家,其中最知名的《陶庵夢憶》及《西湖夢尋》二書,追憶昔日繁華生活,細述明末社會風情,文章典雅清奇,趣味盎然,膾炙人口。史學方面,張岱撰有《石匱書》與《石匱書後集》,記述明朝一代史事,及剖析明亡原因。

劉向

漢代宗室,官至中壘校尉。為人平易無威儀,素日博覽群書、夜觀星宿,因而精通天文星象,後因反對宦官亂政而被免為庶人,著述頗豐,除編訂《戰國策》以外,也著有著有《別錄》、《新序》、《說苑》、《列女傳》、《洪範五行傳》、《五紀論》等書。

紀昀

字曉嵐,生於清雍正二年,卒於嘉慶十年(1724.7.26-1805.3.14),河北省獻縣人。出生在一個世代書香之家,三十一歲中進士,授編修一職。乾隆三十三年,因捲入虧空案,被發配到新疆,佐助軍務。後召還,受命為《四庫全書》總纂官。紀曉嵐性格幽默,與乾隆君臣之間,有許多軼事在民間流傳下來。

馮夢龍

明代戲曲家、通俗文學家,作品多反映市井小民的思想感情和道德觀,針對時事多有評語,明確表達自己的政治主張,批評明代之社會弊端,兼具通俗與知識性。最有名的作品為《喻世明言》、《警世通言》、《醒世恆言》,合稱「三言」,三言與凌濛初的《初刻拍案驚奇》、《二刻拍案驚奇》合稱「三言二拍」,是中國白話短篇小說的經典代表。

司馬光

司馬光(1019-1086),字君實,號迂叟,通稱司馬相公、涑水先生、司馬溫公。為北宋的政治家、史學家,歷仕仁宗、英宗、神宗、哲宗四朝。宋神宗熙寧年間,司馬光反對王安石變法,後上疏請求外任,自此居洛陽十五年不問政事,專心主持編撰294卷、300萬字的編年體史書《資治通鑑》,從擬訂體例至刪削定稿皆親自動筆。著有《司馬文正公集》、《稽古錄》等37種,他的政敵王安石曾說:「君實之文,西漢之文也。」

東籬子 解譯

男,1968年生,河北省邯鄲市人。畢業於吉林大學中文系漢語言文學專業,曾在邯鄲鋼鐵公司任子弟中學教師、《邯鋼報》編輯等。主要作品有《首席執行官》、《諸葛亮日記》、《邊讀邊悟菜根譚》、《素書全鑑》。

孫紅穎 解譯

現為自由撰稿人。畢業於邯鄲學院,思想政治教育專業學士學位,近來致力於青少年教育、自我提升方面的寫作。著有《小幽默,大氣場》、《沒有說不好,只有不會說》、《不吼不叫,好媽媽調教孩子的100個語言細節》等。